当前位置:主页团体标准

T/SLTSA 019-2016 烟蚜茧蜂大田同步繁蜂技术规程

T/SLTSA 019-2016 烟蚜茧蜂大田同步繁蜂技术规程

T/SLTSA 019-2016

团体标准推荐性

标准详情

  • 标准名称:烟蚜茧蜂大田同步繁蜂技术规程
  • 标准号:T/SLTSA 019-2016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3
  • 发布日期:2016-10-15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10
  • 实施日期:2016-11-01
    团体名称:石林彝族自治县烤烟专业化服务协会
  • 标准分类:烟草种植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烟蚜茧蜂大田同步繁蜂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石林各烤烟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烟蚜茧蜂大田同步繁蜂技术的管理
1.田间繁蜂设施建设繁蜂棚地点应选择在上风向,便于蚜茧蜂迁飞,繁蜂棚由支架和60目防虫网组成,防虫网的两端或一端开门,用拉链控制防虫网的开关,四周用土压实,防止烟蚜天敌的侵入和繁蜂过程中烟蚜及茧蜂飞出棚外,网棚覆盖遮阴网。2.繁蜂烟株的栽培与管理先翻挖平整土地、碎垡,后拉墒起垄,沟深≥15cm,起垄方向便于管理。栽烟15天左右建棚,烟株距棚边≥25cm。加强烟株水肥管理,保持烟株叶色嫩绿。3.烟蚜繁育接蚜时间:在烟株长到6-8片有效叶时接蚜(团棵期)。种蚜选择:选用Ⅲ龄、Ⅳ龄未被寄生的无翅蚜虫。接种量:每株烟株接种烟蚜30头以上。4.繁蚜管理繁蜂棚内温度维持在17~27℃之间,湿度在50~80%之间;加强烟株水肥管理,保持盆土壤湿润;清除棚内其他昆虫;繁殖烟蚜15至20天;接蚜7天后,防止蚜霉菌侵染。5.烟蚜茧蜂繁育接蜂时机:单株蚜量达到2000头以上时接蜂。接蜂方法:接成蜂,将群体交配过的烟蚜茧蜂按雌蜂:蚜约为1:50~80左右放入繁蜂棚中,任其自然寻找烟蚜寄生。接僵蚜,先剔除僵蚜片上被重寄生蜂寄生过的僵蚜,根据1:50~80接蜂比例计算需要的僵蚜数量,再将已算好数量的僵蚜片分散放到扩繁小棚中,使其自然羽化后寻找烟蚜产卵(如接蜂后遇上连续降雨,会造成大量烟蚜没有被寄生,应在雨后补接)。接蜂后的管理:接蜂后除阴天、雨天不需采取遮荫管理外,晴朗天气每天11时~17时要覆盖遮荫网,降低温度和减少光照,促进烟蚜茧蜂的寄生和烟蚜茧蜂幼虫的生长发育。扩繁烟蚜茧蜂过程中每天的温度维持在17~30℃之间,湿度在50~80%之间。6.放蜂田间同步繁蜂放蜂使用自然散放的方法,当烟株下部叶片上70%~80%的烟蚜形成僵蚜时,清除棚内有翅烟蚜,掀开防虫网,僵蚜自然羽化迁飞。

起草单位

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石林分公司、石林彝族自治县烤烟专业化服务协会、石林云叶烤烟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石林华叶烤烟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石林金叶烤烟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石林润叶烤烟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石林县鹿路烤烟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石林丰叶烤烟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石林佳叶烤烟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石林和叶烤烟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

起草人

朱艳梅、殷绍波、戴恩、李正红、娄永祥、杨子孔、李艳、张云斐、田成华、吴思昊、黄冬丽、刘凌佳、文彦飞、刘芸艳、李晓琼、何俊松、张丽、沈江丽、槐树红。

* 特别声明:资源收集自网络或用户上传,本网站所提供的电子文本仅供参考,请以正式出版物为准。电子文本仅供个人标准化学习、研究使用,不得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